1、判断题 20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一?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名言
材料二
?
《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主要做了什么贡献?有何主要历史意义?(6分)
(2)材料二的两个文件分别是在什么会上通过的?性质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和三大根本政治制度。(5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历程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领导了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确立共和政体)。(2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分)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分)
(3)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分)
(4)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不同时期的法律文件具有不同性质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从近代到现代民主制的建设历程漫长、曲折前进,需要不断发展完善。(2分,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 ]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全面抗战爆发后,最能体现
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曾经多次遭到日本的侵略,下图是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本店不 进日货”)的宣传画,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是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观察图片,右上角有一面国旗,是五色旗,五色旗是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 国民党北伐成功(1927年)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所取代。由此判断是一战期间,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要找出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此题“五色旗”是解题的关键,但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