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离骚传》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以兼之。蝉蜕浊污之中,浮游尘埃之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宇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四 (甲骨文)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致一致。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8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7分)
(3)材料三、四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1)因素: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4分)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4分)
(2)不认同。(1分)文字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分)
(3)材料四较可信。(1分)理由:它既有《史记》的相关记载,又有大量出土文物作为物证。(4分)
本题解析:第(1)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依据材料”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归纳概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字的发展历程。
第(2)题韦尔斯把中国的不强大归结为文字的复杂,显然是错误的,据题目的两个角度回答,文字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中华文明在明朝以前的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3)题考古发掘应是比较可信的第一手史料,材料四所说甲骨文属于考古发掘资料,较可信。在史马迁《史记》中也有相关记载,进一步证实了材料四较可信。材料三出自《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提到的仓颉造字属于传说,可信度不及第一手史料。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如下图)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的巧妙运用,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请回答:
(1)“篆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试概括这一时期文字发展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发展成为一种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据材料一回答该体育图标是如何“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现出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依据材料二,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过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天,“中学”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用之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请举两例简要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秦朝,特点: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原因: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需要统一文字以巩固新建的中央政权。
(2)东汉末年,①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②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3)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康有为等人宣传维新思想,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救亡图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李大钊倡导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后,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大旗,传播马克思主义。
(5)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灾难使世界各国环保主义者关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人文关注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时尚准则(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鲁迅说:“(近代以来)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如何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