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指前者
[?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选D。A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C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说的是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空谈,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而材料也未交待此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核心思想。(3分)?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人文主义,后者与前者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4分)?
(4)材料3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5)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1分)
参考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或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反对教会神学思想)(2分)。人文主义(1分)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1分)?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3分)
(5)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文字“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并非真要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结合所学可直接写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3)结合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可以总结出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即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启蒙运动较之文艺复兴运动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4)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是指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5)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即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点评:近代欧洲先后爆发了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他们都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愚昧迷信;同时,它们又是渐次发展的,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但三者强调的重心也各有不同,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信心,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宗教改革突出强调宗教信仰的自由,侧重“因信称义”的主张;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侧重对封建专制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资产阶级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建构。复习备考时一定要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关注三大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受到他们的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他提出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故本题选择A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
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C.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孟子思想属于儒家思想,黄宗羲是对儒学批判继承,不是对之否定,故A项错误;二者是继承和发展关系,故B项错误;黄宗羲思想是对儒学批判继承,使之发扬光大,故C项正确;在民本观方面二者有共同点,但不是完全相同,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