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2年中共发动了整风运动,下列各项,不属于此次运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是(?)
A.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
B.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
C.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D.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鸿樾是湖南浏阳县人,图是他的毕业证书。据所学知识判断,他毕业时正值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时间民国十五年可以判断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故选B。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B项是在1924年到1927年;C项是1927年到1937年;抗战时期是1937年开始到1945年。
点评: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到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是1927年——1937年;抗战时期是1937年开始——1945年;解放战争是1946年——1949年;1949年——1952年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年到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同时进行。1956年——1966年是国民经济十年探索时期;1966年——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1976年——1978年是徘徊时期;1978年以后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在此期间,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内地,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一个重大的变革。结合图示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4.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说明的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故①正确。“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说明的是五四运动群众基础广泛,故③正确。②本身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只局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并且材料也未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有多元力量参与。④材料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