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临时政府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
[? ]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土地公有制
B.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
C.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D.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些人名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就下列名字按出生的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钱红卫
②孙建国
③李开放
④周跃进
A.④②①③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场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追随理想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凯恩斯主义
C.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联(俄)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分别指的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是指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次,是面对现实的实验,指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也即新经济政策。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指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进行的实践。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但是这种体制的积极方面也需要掌握,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已经解体多年,但是在每年的11月7日仍然有一些俄罗斯人走上街头,挥舞着小红旗纪念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该事件应是
[? ]
A、苏联解体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 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1)材料一中苏联在基本上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与材料三中英国工党政府建立的“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2)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都面临严峻危机,两国执政者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苏联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英国工党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国有制与私有制结合的“混合型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是其主要表现。
(2)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实行全面民主化,造成苏联解体;英国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各国经济模式的比较和对经济模式的认识。第(1)问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注意比较角度。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体制角度比较分析。第(2)问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归纳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