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战国变法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材料一:《庄子·天下》中写道:“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就是儒学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学史通览》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是否有道理?请用孔子子的主张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北宋初年大儒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当时儒学几乎成绝学的主要原因是?宋代儒家学者“继绝学”的主要人物和基本主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出“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呼唤,与他同代的思想家们主张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等等。
(3)这些进步思潮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道理。孔子:内圣表现为仁的学说,外王表现为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
(2)原因: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盛行;唐宋时三教合一。人物及主张:程颐、程颢,朱熹:理,格物致知。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3)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腐朽;八股取士、程朱理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