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是( )
A.“211工程”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希望工程”
D.三峡工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奠基工程”理解,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支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英国国王的)权力虽然很充分,却受到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他必须按国家法律来管理财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无旁贷
——爱尔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有何明显不同?
(2)两段材料的主要精神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或局限性?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强调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圣裁,同国王抗辩。材料二以明确的法律根据限制国王的大权。(2)主要精神:限制国王的权力。目的: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材料一强调国会的法院颁布法律是经国王授权并同意,任何人必须遵守;而材料二更进步,强调.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英国议会与国王关系的认识。材料一表明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由来已久,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利用国王所颁布的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威。材料二表明议会根据自己制定的法律对国王的各种特权进行限制,说明了议会权力的扩大。
参考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4周年。它的发表被看作是海峡两岸由敌对走向对话的重要一步。下列表述与其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正式宣告海峡两岸三通的彻底实现
C.主张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合作
D.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以完成统一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告台湾同胞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发表的公开信,被视为是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最早政策文件,以1979年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最为著名,其内容主要为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并提出两岸三通、扩大两岸的交流。由此,BC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1913~1936年中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对下表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

A.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业比较发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的这番言论说明他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认为人性本恶,应立君主以制之,明礼仪教化,重刑罚以禁,可以看得出来荀子主张礼法并施,即王霸并用。故选C。A属于儒家孔孟思想;B属于法家思想;D属于道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