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看县志是了解地方历史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考古发现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所以①③说法有误,②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首先可以看出图中的辕是弯曲的,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使犁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图中的犁安装了犁评和犁箭,将犁的犁评、犁箭有机地结合使用,便能调节耕地深浅。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图中是唐代的曲辕犁。故选D。
考点: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东亚对人类文明有独特的贡献,华夏文明或称中华文明是东亚文化的主流……中华文明所处地形复杂,族群众多,但它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自己的文明特征,如精耕农业……历经磨难而未曾中断,彪炳于世界,贡献于人类。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
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代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置田宅必居穷处”,“不贤,毋为势家所夺”等关键信息,理解材料的大意,即置田宅要选在偏僻穷困的地方,不要有围墙,后世如果贤,就效法我的节俭,如果不贤,这种房屋也不会被豪强夺取。这从侧面反映了土地兼并是当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故选B。而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与材料无关;C、D的表述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面对经济“滞胀”,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并重新出现持续增长。这种措施其实质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坚持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化的实质。其中B选项是这一变化的表现的现象,而C才是实质。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希腊、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