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与英国崛起史实相符的?是②实行海盗式掠夺?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以上是正确的;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说法错误,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说法错误时间应是18世纪后期。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英国成为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位于大西洋商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政治:17世纪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济: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5)政策: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采用“重商主义”政策,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如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形象的原因包括?(?)
①资产阶级革命打。打了封建贵族?②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④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因此,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原因主要是
[? ]
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奴隶贸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
| 欧洲
| 美国和加拿大
| 非洲
|
1750年
| 19.2
| 0.1
| 13.1
|
1850年
| 22.7
| 2.3
| 8.1
|
1900年
| 24.9
| 5.1
| 7.4
|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变化:欧洲、美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3分)。
原因:欧美农作物种植扩大,人口死亡率降低(2分);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2分);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流失(2分)。
(2)伴随开埠通商与殖民扩张而来,殖民色彩浓厚(2分);长江沿岸城市得风气之先(2分);沿江而上,由下游而中上游(2分);沿海沿江的传播早于内地(2分)。
(3)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全球性交流扩大;东方从属于西方;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9分,答对5点即得9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欧洲、美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第二小问注意材料二信息“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等,分析原因。
(2)注意材料信息“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 说明伴随开埠通商与殖民扩张而来,殖民色彩浓厚;“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说明长江沿岸城市得风气之先,沿江而上,由下游而中上游,沿海沿江的传播早于内地。
(3)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即:对世界、对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对世界: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交流扩大等;对亚非拉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的殖民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文明,但是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的抵抗。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对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