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2、判断题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19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形象的原因包括?(?)
①资产阶级革命打。打了封建贵族?②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④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原因主要是
[? ]
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奴隶贸易
5、判断题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
| 欧洲
| 美国和加拿大
| 非洲
|
1750年
| 19.2
| 0.1
| 13.1
|
1850年
| 22.7
| 2.3
| 8.1
|
1900年
| 24.9
| 5.1
| 7.4
|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