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四?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其意义如何?(7分)
(2)材料二中乾隆的言论反映出我国古代政治具有什么基本特征?(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与乾隆帝相比,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2分)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5)根据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2、判断题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
A.禹
B.舜
C.夏启
D.商纣
3、判断题 有学者把17世纪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法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
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
D.生产力对比变化
4、判断题 秦灭六国后,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5、选择题 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曰:“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后以始皇讳,故音征。”《史记·封禅书》:“野鸡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