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创新的是
[? ]
A.反对独裁专制
B.主张主权在民
C.提出五权宪法
D.确定三权分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
[? ]
A.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①洋务运动的失败?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民族危机的加剧?④辛亥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 世纪中到20 世纪初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军事和近代科学技术,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洋务运动期间;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时间:19 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到20 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三阶段:学习西方启蒙思想及文化,时间:1915 年后的新文化运动。本题中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开始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制度,原因有: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加剧等。本题选A 项,第④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排除。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封建王朝,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1912年中国初中的课程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教育内容和思想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②这一时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以致用”观念③造成这种课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④以上科目所用教科书都是中华民国颁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