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日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兵力分布情况表:
战争爆发时
| 1942年
| 日本投降时
|
中国 战场
| 太平洋战场
| 东南亚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 印度洋
|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 东南亚 太平洋
|
37个 师团
| 10个 师团
| 7个 师团
| 37个 师团
| 15个 师团
| 111万 多人
| 不到10.9 万人
|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
材料三
中国
| 美国
| 英国
|
伤亡
| 直接经济损失
| 间接经济损失
| 死亡
| 死亡
|
3500万人
| 620亿美元
| 5000多亿美元
| 40.5万人
| 37.5万人
|
材料四?抗战中,四川(含重庆)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约57个,迁川工矿企业约700家,高校48所,随行人员近4万人,至于难民多得无法统计;当时四川人口约7000万,八年抗战共征兵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据国民政府的统计,抗战中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2/10……八年抗战,国家总支出1.4万多亿元(法币),四川负担了1/3,还不包括四川抗日献金运动募捐的5亿。
《新华日报》发表《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盛赞四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材料五?我三大国因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决不会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中美英《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材料六? 201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整理,首次公布了一批馆藏古籍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中关于钓鱼岛的种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不容置疑。
(1)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使琉球录》,是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陈侃是明嘉靖13年(也就是1534年)出使琉球(现日本冲绳县——摘编者注)册封的正使,副使为高澄。陈侃回国后著书《使琉球录》,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件。书中明确记载了“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黄润华解释说:“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琉球人认为过了钓鱼岛列岛,到了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后才算回到国家,而钓鱼岛则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是1785年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晚于《使琉球录》近两百年。
(2)历史上的中外地图、文献也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如:1863年,清朝绘制《大清壹统舆图》。1785年,日本林子平绘制《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大日本全图》。1873年,日本出版《琉球诸岛全图》。1875年,日本出版《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1877年,日本出版《冲绳志》,其中绘有冲绳地图。1767年,法国人、耶稣会士蒋有仁绘制《坤舆全图》。1811年,英国出版《最新中国地图》。1877年,英国海军编《中国东南沿海自香港至辽东湾海图》。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著《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2012年9月16 日《华西都市报》第15版、18日第3版
材料七?有人认为,日本是一个十分势利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一贯崇拜强者,蔑视弱者,采取“与强者为伍”的外交战略。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面对一个正在走向强大、又不够强大的中国,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日本会倾向于“联合美国来牵制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抗击日军的主要战役(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2分)?该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2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四川在抗战中的贡献。(2分)
(5)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中、美、英三国制止日本侵略的具体目标。(2分)
(6)材料六中的两则材料都充分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两则材料相比,哪一则材料更具有说服力?为什么?(2分)
(7)根据材料七,如果说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那么你认为我们要使日本右翼分子收敛其嚣张气焰的根本办法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8分)
(1)结论: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牵制了日军特别是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2分)
例子:①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②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反“扫荡”(正面、敌后各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2)设想的结局:日本、德国法西斯势力汇合,势力进一步扩张,控制亚非欧大部分地区。(2分)
原因: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阻止了日军大规模的进攻;(2分)
(3)评价: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打击了大部分日军,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2分)
(4)①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②四川是抗战的兵源基地;③四川是抗战的财源和物资基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要言之成理均可。)(每小点1分,共2分。任答两点即可)
(5)目标:①剥夺日本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②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③逐出日本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每点1分,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第(2)则材料更有说服力。(1分)
原因:第(2)则材料中地图的绘制和出版者大多是日本民间人士和官方机构以及英国人、法国人,证据更加客观、公正。(1分)
(7)尽快地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使之显著超过日本。(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在不同战场的不同的三个阶段的所投入的兵力,其鲜明的特征是中国战场无论那一个时期,日本所投入的兵力是最多的,说明中国战场牵制日本主力;第二小问依据教材知识列举相关战役即可。
(2)考查抗日战争的意义。关键信息:“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设想依据关键信息归纳即可;原因依据罗斯福的话语核心观点归纳,即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3)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解答关键把握两则材料的共性。材料二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材料三则从伤亡人数和损失比其他国家更巨大,故两则材料都旨在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4)关键信息: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八年抗战共征兵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抗战中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2/10、“四川负担了1/3,还不包括四川抗日献金运动募捐的5亿”。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三方面归纳抗战中四川对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5)关键信息: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依据关键信息归纳即可。
(6)本问考查史料的运用,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两则材料的说服力。第一则材料主要是国内文献资料,而第二则材料主要是国外文献,特别是日本本国的历史文献,两者相较而言,第二则材料更具有说服力,因其更具有客观性。
(7)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从问题中的“中国还不够强大”关键信息可知,这是日本不服之原因,那么,国家力量取决于综合国力,故中国应尽快地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使之显著超过日本。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报道: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在长征会师地首映引起巨大反响,使当地人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该影片的首映地在?
[? ]
A、会宁
B、井冈山
C、瑞金
D、遵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2年6月18日的G20峰会上胡总书记捡拾中国国旗的行为让亿万华人感动,给中国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一课。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出现在抗日战争期间;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发生在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发生在一战后;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抵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末,中国义和团运动曾使用过三个口号:“反清复明” 、“扫清灭洋” 、“扶清灭洋”。对这三个口号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口号说明义和团认识不断进步
B.从“反清复明”到“扫清灭洋”是进步;从“扫清灭洋”到“扶清灭洋”是退步
C.都是没有进步意义的落后思想
D.“反清复明”是落后思想,“扫清灭洋” 、“扶清灭洋”是进步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清复明”表明了义和团运动反对清政府专制统治的思想内涵,但口号明显具有历史局限性;“扫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具有历史进步性;“扶清灭洋”口号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提出的务实革命主张,具有历史进步性,所以三个口号说明义和团认识不断进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史实。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在关注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阻碍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