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
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B.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D.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以治水为例说明了治理国家要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以及“后儒以礼杀人”是在说宋明理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强调发挥了什么作用,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荀子·礼论》记载:“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材料中荀子主要强调的是
A.建立礼制的必要性
B.人需要自我约束
C.必须消灭人的欲望
D.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可以看出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恶论,需要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故选A。B项错误,因为人性本恶,因此无法进行自我规范;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要消灭欲望;D项错误,仁政是对于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中央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在台湾地区设置的机构按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澎湖巡检司;②台湾省;③台湾府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 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立的,台湾省是1885年设立,台湾府是1684年设立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颗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一顺口溜可能出现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的错误现象。这种现象即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总路线的指导下出现的,所以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