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任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
(2)孙中山与毛泽东领导民主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异同?
(3)分别说明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革命道路的中道历史贡献。
2、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共同点有?
①都具有时代性特征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
③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都是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产物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的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1)材料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同盟会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