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指出:“(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联系史实,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C、D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省,宰相之府”、“定谋画、出政令”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三省六部制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件,门下省审议(传达),尚书省(下分六部)执行。根据“定谋画、出政令”,即可判断得出,此部门应该属于中书省。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年12月4日至6日,“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南越国是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其都城番禺是今天广州的前身,也是迄今经考古确认的岭南地区最早的城市。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B.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先后分封了大批刘姓诸侯王
C.分封制是西汉初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到汉武帝时仍在延续
D.“六安王”刘庆应该没有军政大权,只享受衣食租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注意逆向思维“不正确”。西汉初年,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在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后通过“酎金夺爵”,基本解决了封国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皇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三?如下示意图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6分)
(2)材料三代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是如何加强皇权的?(4分)
(3)指出材料四中该机构的名称。(2分) 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神化皇权;王位世袭;三公分权,互相牵制。?
(2)三省六部制。三省分权,互相牵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3)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通过它,皇帝实现了对军国大事的独裁。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材料二信息“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归纳:神化皇权;王位世袭;三公分权,互相牵制。
(2)根据所学知识,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 决策、 审议和执行 。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影响: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根据所学知识,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