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05 17:36: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 B.隋唐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此题涉及古代中国的三大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结合材料信息“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结合所学知识,此选官制度肯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故,正确答案选C;ABD三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建立后为改变之前藩镇割据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史实,不是削弱而应该是废除,选项BC是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即加强皇权的措施,而非加强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因此属于丞相的是D项。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其主要命题方式是依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景,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及其它政治措施的演变、特点、作用和历史影响等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5分)有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表现。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保守性与自主性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1分) (2)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4分) 原因: 保守性: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 自主性: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7分) (2)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步性和保守性两个方面作答。保守的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自主的原因在于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反礼教的思想。 (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要正确对待不同的史料。官方文献属于原始史料,史学价值较大;学者著作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研究,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价值,但一定要慎重使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