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题解析:本题以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行命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把握,题目难度不大,但对教材的熟练程度是解答的关键。第⑴问“道路”的归纳应把当时新中国的探索与建设结合起来分析,明确其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而“建设成就”主要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概括;第⑵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⑶问也是依据教材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粮食“统购统销”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到1992年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 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核心内容在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这让人们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破除了以往抽象谈社会主义的情况,故选A。BC项材料并未涉及;D项本身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列举两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举措。
(2)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举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党的基本路线的确定、重大方针的颁布和相关举措均可。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或“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3)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模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个过程,它的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探索出了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