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四幅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状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程度不断加强,,即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创设了新情境,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相关史实,联系教材所学,各个主要王朝统治者加强皇权的措施包括秦朝创立沿用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唐代三分相权,使他们相互监督,从而加强皇权。宋代设立了参知政事、三司使等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明代废丞相,设立内阁,使皇帝大权在握。清代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所以不符史实的是C,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历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相关史实的掌握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参考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
(3)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代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以及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历史。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整理回答;第(2)问先根据材料信息得出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信息,然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角度分析影响;第(3)问带有总结性的特点,根据前面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其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
A.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D.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