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涎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点评:欧共体、日本与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冲击?
不同点
欧共体和日本
不结盟运动
性质
他们虽然都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宗旨
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
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形式
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
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的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相提并论。欧盟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说明了
[? ]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国初年的女性发式,时髦的就有十余种,有圆弧式、水波式、镰刀式、垂苏式、绞练式等。男子的打扮也无奇不有,青年人甚至流行起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威廉式”小胡子。这反映了当时
A.求异求新的个性追求
B.民主平等的精神风貌
C.崇洋媚外的大众心理
D.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独裁专制的封建帝制时代;开创了天下为公的民主共和时代。时代的转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必然是全方位的。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国初年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礼仪等风俗习惯,都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变化。A、B、C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选D。
点评:纵观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以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报刊、影视通讯五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不同时期的变迁。在学习中,要注意在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体变化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要注意联系当时世界形势和政治生活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是1890—1914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890年
| 《谢尔曼法》
|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
|
1894年
| 《威尔逊─葛曼法》
|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
1906年
|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 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
1914年
|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
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从时间上可以得出A项的答案,但A项内容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无关。C项为错误项,说法本身不正确。D项也是错误项,美国参战是在一战即将结束时,它并不是战争的发起国家,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