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这?
[? ]
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2、判断题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3、判断题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判断题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
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5、判断题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