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
B.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C.美苏关系的缓和
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正值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失业人数激增;而苏联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1932年完成“一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成为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的主要原因。故选A。B项说法明显错误,1932年罗斯福刚上台;C项说法错误,美苏关系缓和是在二战期间;D项明显错误。
点评: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逐渐的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并未波及到苏联,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发展,因而吸引到更多的外国人包括美国人移居苏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9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古往今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上,因为不一懂得科学发展、不实行科学发展而造成失误的先例,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原则,导致无穷的后患。
结合史实分析“斯大林模式”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8分)
参考答案: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历史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C.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的辛亥革命
D.十月革命使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是?
A.平息了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发动的暴动
B.改善了人民的极端困苦的生活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B、C三项是新经济政策比较直接和比较明显的影响和直接的效果。从深远影响的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不但是列宁对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借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面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使苏维埃国家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创造必需的物质条件。因此选A.B是十月革命的作用,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不符,D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影响而非直接作用。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