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2017-11-05 18:30: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判断题 (28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内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内阁制有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二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新闻网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2分)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3分) 材料三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中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立了哪些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在重建与完善民主政治方面又做了哪些努力?(6分) (4)综上所述,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点?(6分)并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内阁特点:不是法定行政决策机构,只供顾问;(2分)演变特点:君主专制逐渐加强(空前强化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2分)斗争和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重建与完善努力:(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①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制定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实行依法制国方略: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④当前: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法律形成。 ⑤中共十八大通过决议: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4)特点:①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②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③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④借鉴吸取西方民主,开创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独立自主道路。)。(答3点即可得6分)认识:①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②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④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⑤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言之有理、答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内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可以得出内阁的特点是不是法定行政决策机构,只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的从秦三公九卿——汉中朝——唐三省六部制——明内阁——清军机处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特点是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依据材料中的“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即根本原因是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追求民主的斗争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回答第二小问,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制定1982年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法律形成。及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决议,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依据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可以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写到: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中国的专制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锁链”是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的专制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锁链”是指专制主义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伴随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答案选D,A是专制主义的开端时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B C两项是中国专制主义繁荣和发展时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考点:中国古代的社会特征 点评:材料考查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社会形态上看从秦代开始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观点即认为中国进入了以租佃为主要生产关系特征的封建社会,此后中国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发展,中国社会开始向更高的社会形态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度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抑制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错误,科举制是加强了皇帝权力,不是抑制了皇权。C项是无关项,中国的科举制主要教授儒学文化,所以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的影响,所以答案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民主代议制形式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对自己选出的代表(大会)委托权力并进行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自己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委托权力并进行监督。这体现了“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人民在最终意义上监督与控制着自己委托出去的全部国家权力。故选D。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通过行使相应的国家权力,对整个社会进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实现人民委托权力的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分封制影响深远
B.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意识淡漠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识别,理解的能力,难度较低。中国人的姓是由血缘决定的;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氏是中国人血统渊源的标志,中国漫长的封建宗法制传统,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的血统特别看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案选B;A C 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