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
B.水利灌溉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连“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都被辟为耕地,那一定是需要,只能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原有耕地没法满足需要了,所以才将这些地方辟为耕地,故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材料反映了宋朝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
C.土地禁止买卖
D.国家干预土地的买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所谓“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授田制被基本废弃,国家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及土地的商品性,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国家不加以干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①牛耕?②花楼机?③翻车?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用牛代替了人作为动力耕地,④中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水力成为冶铁的动力。①④都对。②花楼机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织造时,由两人配合操作,一人坐在花楼之上(古时称挽花工),口唱手拉,按提花纹样逐一提综开口,另一人(古时称织花工)脚踏地综,投梭打纬。这样,花样可扩至很大,且更为丰富多彩,但用的仍是人力,和题干没有关系,排除②。③翻车是一种灌溉工具,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但图中没有强调它是什么动力的,所以与题干无关,排除③,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四张图片中工具的动力分别是什么,再和以前相比,看是不是存在动力上的革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
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