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参议员哈特1945年6月25日说,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有人称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事件是
A.越南战争
B.克里木战争
C.朝鲜战争
D.两伊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2月7日美国副总统乔·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为美国外交新政定调。“新政”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美国
[? ]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之。”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
C.多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域反映了

A.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
B.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
C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
D.美国放弃了军事扩张的传统对外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故选 C。A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 项中的“经济互助”与史实不符;D 项明显与史实不符。
点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作为历史概念,“冷战”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40年代—9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3分)
材料二:朝鲜战争作为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
——摘自《冷战的起源与两级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初期,除了出兵朝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还采用了哪些冷战手段遏制新中国(3分)
材料三:德国问题是冷战的核心问题之一。
——摘自《冷战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
(3)材料三所说的德国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1)战争(1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2)答案:政治上不承认(1分),经济封锁(1分),军事包围、威胁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1分)
(3)德国问题形成: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1分)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建立,德国一分为二。(1分)
(4)紧张与缓和并存,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美苏制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并存。(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