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
B.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C.有1917年“二月革命”的“总演习”
D.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重压迫,革命性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7年“二月革命”并不是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诺夫(苏联作家)在他的著作中讲述了一个叫格雷姆阿秋的村子屠杀牲口的情景:当夜幕降临时,能够听到难以压抑的杀猪宰羊的叫声。刚刚加入集体农庄和尚未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都在屠宰自己的牲畜,公牛、绵羊、猪,甚至奶牛和正在产息的母牛都被杀了,村里的树挂满了肉。农民提出的口号是:“杀吧,这些不再是我们的了。”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充分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B.侵犯了农民利益
C.为苏联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D.实行自愿加入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西斯主义”表示极权,“红色”表示社会主义,1945年后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对立,因此使用更普遍。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分)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的时代,但不同的国家又都有着自己的特征和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它们或笨重庞大,或精微细巧……工业文明在许多方面截然不同于古老的农业文明:结构复杂的机器取代了简单的手工工具。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2分)
材料三?看下图。(图片说明:阿曼德·哈默,1898年生于美国的纽约,1921年时已拥有200万美元的资产,同年来到苏俄,并于10月28日获得了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取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哈默对苏俄当时的工业十分感兴趣。后在列宁的支持下,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哈默在苏俄的成功与苏俄当时实行的哪一政策直接相关?这一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5分)
材料四?日本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为了赶上和超过其他发达国家,不能不利用政府的力量。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制定各种经济立法,把各种经济纳入轨道,而且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和行政指导等方式……为调解以民间企业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和计划之间的矛盾,日本政府一般采取“行政指导”的方法……从1951年开始,日本通产省对钢铁工业每隔五年制订一次“合理化投资计划”,政府的这种行政指导使日本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取得最佳效果。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政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采取的措施(不得摘抄原文)。日本的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什么经济模式?(5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走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各国必须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特征:机器的发明和使用。(2分)
(2)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2分)
(3)新经济政策。(2分)
背景:1920年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新形势下国内政治经济的需要;长期战争导致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人民基本生活得不保障;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农民、工人对现有的政策和现状严重不满,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3分)
(4)制定经济立法: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对企业采取行政指导。(3分)
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2分)
(5)问题:结合本国国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的具体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