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19:07: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有吹捧蒋介石之嫌疑,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 经考证无误后,可以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2、选择题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西周,请判断哪些同学能被封为诸侯 ①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②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③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开国功臣 ④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判断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这段材料反映了秦朝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4、综合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三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建立起了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保证黑人选举权的法案,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几乎都经过了由严格限制选举权,到逐步放宽选举权,再到形式上确立普选权等三个发展阶段。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的政体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指出其实质。(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对选举资格的规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
5、判断题 下列王朝,从来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汉 D.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