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举足轻重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
A.苏联已解体
B.美国经济出现困难
C.世界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
D.中国综合国力加强
 
	        3、判断题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
 
	        4、判断题  下图是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这幅图反映了
①中美正式建交 ②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③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④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5、判断题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