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关于贵族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集体领导
B.平等协商
C.少数服从多数
D.世袭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君主制时期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实为天下福祉。”
材料二?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抨击八股取士制度:“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这里的“察举”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病?
(2)针对“察举……不胜其弊”,隋朝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参考答案:
(1)九品中正制。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2)科举制。改举荐为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人才来源;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
(3)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1)小题,从材料一中可知,“察举”存在许多弊病,是隋朝要废除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察举”是指九品中正制,再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其弊病。第(2)小题,实际上是考查科举制的内容。第(3)小题,即分析八股取士的弊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大臣草拟具体对策。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这一现象发生在
A.清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根据题目信息,材料中的“大臣草拟具体对策。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涉及的部门有内阁、兵部、户部,并且六部直接听命与皇帝。可知是明朝。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封建帝王为防止官场徇私舞弊,规定了回避制度。主要有亲族回避、地区回避和职务回避等。该制度开始实行于
A.秦朝
B.东汉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