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
[? ]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争对日本的控制权
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几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养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简述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2分)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8分)
(3)阅读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相比,“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8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思想:“通古今之变”的“变通”思想和“成一家之言”的创作宗旨是其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2分)
背景:国家统一;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外联系密切。(任意两点4分)
(2)白人优越(欧洲中心)论,自认为是传播文明。(2分)
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逐渐完成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欧殖民扩张“高歌猛进”,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变成最后的征服;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霸权地位确立;欧洲思想文化发展。(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
实质:用种族、文化优越论为侵略扩张辩护。(2分)
(3)突破: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条件: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是全球史观产生的物质基础;世界格局的变化为全球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威胁,是全球史观产生的一个最要原因;历史上的整体观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学家面对全球化的史学反省推动个球史观的形成。(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
(4)影响:影响研究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决定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治学思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指导思想和西汉时期的大背景密不可分。西汉时期是国家大一统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 了司马迁的治学思想。(2)从材料“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养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可以看出作者持有白人种族优越论的观点,自认为是传播新思想。其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可以从西方进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巨大变革说起。(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作者巴勒克拉夫从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世界历史,认为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创造的历史。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可以从科技革命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指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贾思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三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局面?(1分)指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2分)
小题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请写出时间(1分)对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2分)
小题3:在材料三所列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以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组织是哪一个?叫什么名称(2分)中国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加入该组织?(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分)殖民扩张。(1分)工业革命。(1分)
小题2:1929-1933年。(1分)罗斯福新政;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分)
小题3:WTO;世界贸易组织。(2分)2001年;多哈会议。(2分)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在19时间中期可以得出当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然后答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手段是通过殖民扩张的结果,第二问是考查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此实施的是罗斯福新政,出现该现象是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第三问考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WTO,中国加入是在2001年的多哈会议上,本题是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文绣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为争取人身自由的权利,1931年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溥仪离婚,并于同年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说明了当时
A清王朝即将土崩瓦解? B中国妇女已有了婚姻自主的思想与行动
C法院的权力高于皇权? D法律规定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