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最早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和“腾云驾雾”遨游太空的神话变为现实的国家分别是
A.美国、苏联
B.苏联、英国
C.法国、苏联
D.中国、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宇宙事业的开端;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时间
| 事件
|
1683年
| 康熙帝设台湾府,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
|
1685—1688年
| 康熙帝分别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
|
1691年
| 康熙帝在多伦诺尔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
|
A、民族团结的推动者康熙帝
B、国家主权的维护者康熙帝
C、国家海防的守卫者康熙帝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中“康熙帝设台湾府,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均反映出康熙帝坚决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由此研究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备选项的内容A D两项强调的是人与人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B项强调人自身关系的和谐符合题意,C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考查,高考的考查角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涵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民本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比较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中精华的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
|
?
| 
|
?
材料二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
|
?
| 
|
?
(1)分别指出导致材料一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2)分析造成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
(3)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1952年增加: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1960年下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
(2)原因: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答到我国农业发展或者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促进农业发展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曲折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第(1)题,要抓住1952年1960年两个时期入手分析具体原因;对第(2)题,要从“文革”动乱、人民公社旧体制及“文革”结束初期党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方面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帝王纪年
B.干支纪年
C.年号纪年
D.公元纪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