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从图中看出是畸形人、怪物,结合所学分析,AB不对,这是主观原因,与题干不符;C不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人们的视野开阔,不可能还有这种认识,因此D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
考点: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
点评:原因类试题中主观原因是指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起或参与者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一般表现为目的(“根本目的”放在“根本原因”中)、动机、决策、意愿、思想、理论、政策、方针、路线、经验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在各选项中,看看是否存在有符合这些因素的选项,首先锁定,作重分析。客观原因是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原因。在历史学习中,客观原因一般表现为自然或社会环境(或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科技、生产工具、生产力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造船、航海技术发达
D.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地打击。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能够“狠狠地打击”世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漫画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葡西最早支持进行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世界各地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2)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政治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最早开始工业革命;最早进行思想解放。
(3)谈判、协商代替对抗;WTO具有调节国际贸易争端的作用;国际贸易趋向制度化、规范化;贫富差距有拉大隐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