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其“弓”“箭”“弦”是指
①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
②长江中下游如“箭”
③京九铁路如“弦”
④京广铁路如“弦”
⑤宝成、成昆铁路如“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历史,17)下列事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有(?)?
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④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1984年发表,不属于70年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9年以来,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哪一个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5年在万隆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求同存异;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4)尼克松;中美关系正常化(或缓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成立,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宣言》,形成了“上海共识”
B.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C.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D.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与会各国协商一致同意了以“上海精神”以解决各成员国间的边境问题,所以A项说法不够准确,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故答案选A。
点评: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创建;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领友好合作关系,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内容需要牢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编制)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对日贸易变化,因此与中日关系正常化有关。题干材料数据反映中国对日进出口贸易呈现上升的趋势,条形图的时间轴的时间信息可知,政治上是中日关系正常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故②③正确。④是在1991年,不是因素。中美关系正常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正常,但不符合题干“主要因素”的要求,C项正确。
考点: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从经济角度考查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