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
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C.封建势力的破坏
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步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对外交往方面、文化方面等等都表现出繁荣的局面。隋唐的繁荣引起了大多数人的理性思考,以古鉴今,那时的做法可能会为我们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些良好的借鉴。(18分)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
材料二: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初,府兵 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材料三: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据材料一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些主要制度?(3分)并分别简述其作用。(3分)
(3)隋唐政治制度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有何区别?(4分)
(4)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文化圈形成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认识到能否存百姓关乎国家兴衰存亡,促进唐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但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它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4分)
(2)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3分)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了专政机构;科举制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从地方收回了选官权;府兵制利于农业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3分)
(3)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而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4分)(相同点给2分,答到区别给2分)
(4)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各国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的推动。(4分)(任答对两点给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此村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看出最能说明的是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提取有效信息“公共机关”、“专购国货”,由此可判断文告反映了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意图。戊戌变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排除A、D两项;辛亥革命时期政权尚不稳固,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颁布此文告的可 能性不大,排除B项;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华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的可能性最大。答案为C。
点评:复习本专题注意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环境,从19世纪末、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五个阶段进行梳理,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新中国初期我国奉行对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方针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由此可知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