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种政策(? )
①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判断题 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读取的信息有误的是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呈发展趋势
B.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3、判断题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70年代分田到户与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其它江苏籍的爱国实业家,介绍其在实业领域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改造的?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
5、判断题 古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生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2分)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6分)
(3)纵观中国百年来外交的风雨历程,你可得到什么认识或启示?(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