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请回答:
(1)两张表格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两张表格,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但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与联邦德国的增长速度最快,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滞胀”时期。
(2)大多数国家工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说明工业化国家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明显。英国工业增长率较高,但经济增长率较低,说明战后英国的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因而工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美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是连接各国经济的纽带,也是传播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C是1929年大危机的特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大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有些国家军国主义抬头
C.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证券市场异常活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国家干预和调节劳资关系
B.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全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
D.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西方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B.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经济的计划性
C.美国效法苏联部分地实行公有制
D.美国像苏联一样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模仿”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实质。A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罗斯福新政是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项错误;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走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此题涉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的斯大林体制,容易误选C、D两项。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认识不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