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大意为“众人的看法相同叫做知礼, 自己有独特的看法叫做自己的意见。”其强调的重点是自己的独特意见亦即个性,因此D项符合题意。修齐治平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材料未体现这一主题,排除A项;材料未提去伪存真的童心说,没有强调正当欲望的合理性,因此无法说明其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 。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关注是否“伤人”而不关心财产损失情况,这明显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的“仁”的思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然,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得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反映的是孔子“礼”的思想,AC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正确;D项是包含在B项中,B项更恰当。
考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