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要求比较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之处,由所学内容可知宋明理学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完成了哲理化和思辨化的过程,所以①③两项正确,宋明理学并不倡导“经世致用”并且要求人们扼制自己的欲望,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②④错误,故答案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参考答案:(1)“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管子 明法解》说:“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法家思想。根据材料“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的作用就是为了保护“富者”的财产。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儒家成为蔚然大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属于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属于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成就。其余ABD三项均不属于这个时期。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指南针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此后儒学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7分)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在本质有何共同点?(1分)
参考答案:(1)孔子。(1分)核心:“仁”和“礼”。(1分)
(2)董仲舒。(1分)主要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理论,发挥了仁政思想。(4分)
影响: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3)共同点: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第(1)问考查孔子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两位皇帝对儒学的态度。本质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