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辩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要求完成辩题为“十月革命的成败”的辩论任务。
(1)阅读下列材料,指出这一材料在辩论过程中有何作用?请归纳材料中能够支持反方论
80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早在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他们的主要论据是当时的俄国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不具备发生革命的物质条件。这一观点后来并未销声匿迹。近年来,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这种观点又有所发展。一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根源与十月革命联系起来,把前苏联面临的种种政治、经济危机归咎于十月革命。
(2)辩论过程中,如果你持正方论点,为批驳反方论点,你将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3分)
(3)如果把上述辩论过程(从启动到结束)分为四个环节,请分别写出这四个环节的主要任务。(4分)
参考答案:(1)作用:为反方提供论据和启示。(2分)反方论据:俄国社会状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解体等。(任意2点2分)
(2)材料: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苏联建设的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苏联解体的原因等方面。(任意3方面3分)
(3)任务:明确观点;搜集材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倒对方观点;进行辩论总结。(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西方报刊曾有这样的评论:“五年计划的四年获得了真正卓越的成就,苏联像战时那样紧张地、创造性地建设新生活的基础,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②苏联人民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
③苏联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持续实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1 《共产党宣言》(1848年出版)

图2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图3 攻打冬宫
(1)图1历史文献发表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图2所示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试分析巴黎会社的性质,并结合史实论证。
(3)巴黎公社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4)图3所示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十月革命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革命的胜利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性质:工人政权(或无产阶级政权)。史实: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维护劳动者利益;主张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
(3)无产阶级暴力夺权。
(4)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本题解析:第(1)问是基础史实的再现。第(2)问巴黎公社的性质是工人政权,这从其政治、经济、教育等措施上得以证明。第(3)问从“经验”角度看,无产阶级暴力夺权为后来十月革命提供了借鉴。第(4)问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应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熟方面分析;关于意义教材中有明确叙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苏东剧变的基本成果是西方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前苏联国家落地生根,从理论上讲,这些国家已经在欧美资产阶级宪法层面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但是现实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有学者认为,一些独联体国家使用民主的语言,但却在实行他们自己的"反自由主义"。当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下,大量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仍然存在。
——蔡宏娟《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与俄罗斯外交对策》
材料二:2010年底,突尼斯发生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阿里被迫离开突尼斯。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个国家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史称“莱莉花革命”。随后,这种革命很快波及到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苏丹、阿曼、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也门、利比亚等国家。
——闫颖觉《突尼斯事件的由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前苏联地区剧变后政治持续动荡的地区内因。(9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前苏联及阿拉伯地区民主政治运动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缺乏民主制度传统和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缓慢;长期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当权派长期执政,权威主义政治流行,选举不公。(9分,任答三点均可)
(2)这是西方国家输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交造成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实现受历史传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众基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强制推行必然给社会造成剧烈动荡;民主是人类持续、永恒的政治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6分,任答两点均可)
本题解析:(1)内因依据材料一中“但是现实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 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等信息,可以归纳出当权派长期执政,权威主义政治流行,选举不公;联系所学知识,苏东地区再巨变以前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结合这一体制的弊端可归纳出不同点从材料一第二段中“常岁平敛之,荒年补救之”“晏常以办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教精悍廉劲之士而用之”和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富国强兵”“结果就会给小人可乘之机,在操作过程中变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缺乏民主制度传统和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缓慢、长期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分化加剧等。
(2)理解可以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一现象启示和认识等角度来思考,如这是西方国家输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交造成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实现受历史传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众基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强制推行必然给社会造成剧烈动荡;民主是人类持续、永恒的政治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 (? )
A.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坚持暴力革命
B.较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
C.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也没有建立起工农联盟,建立的只是巴黎公社政权,也未曾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故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