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一现象说明新经济政策?
[? ]
A.解决了反动势力制造的混乱?
B.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
C.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D.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分)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吴恩远《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列宁的教导”?(4分)
材料二?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是怎样使“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4分)简述“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4分)
材料三?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
——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
——俄罗斯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
(3)材料三主张用怎样的方法评价斯大林?(2分)运用这一方法说明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历史总是在调整和改革中不断发展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1921年夏天,23岁的他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81岁时他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
材料二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
材料三?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这一举动在当时及至后来成为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美谈。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中国未来的行动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小题1:哈默的经历反映了当时苏中两国进行了怎样的政策调整?(4分)
小题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
小题3: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如何认识基辛格所说的“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敢策;中国突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开始了改革开放。(4分)
小题1:“人民资本主义”。(2分)
小题1: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以社会性质而决定,而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和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小题1:考查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苏俄和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小题1:考查了战后美国新变化的一种现象。
小题1:考查中国80年代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1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赐(子贡,经商致富)不受命而货殖焉”。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变化有何特点?(2分)孔子对当时的经济变化持有什么态度?(2分)
材料二?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后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提倡民生主义……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他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2)材料二中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列宁在1920年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政策思想(或观念)有什么特点?(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历史上经济思想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1分)
⑴ 特点: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新兴的封建经济兴起。(2分)
态度: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2分)
(2)原因:看到了西方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1分)
具体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分)
(3)特点:(2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或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4)认识:从产生原因、阶级立场、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等方面(言之成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个英国资本家申请在莫斯科郊外兴建一个新型企业,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批准,此事可能发生在(?)
A.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
B.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一五”计划期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不对,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三年国内战争期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维埃政权实行国有化;D不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体制逐步确立起来;C符合题意,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点评:新经济政策是将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