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地位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马丁·路德的观点突出了个人自省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苦修和事功,从而否定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两次崛起,其相同因素有
①都进行了社会改革
②都注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重视发展教育
④都有外国扶植帮助
⑤都利用了经济非军事化有利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④⑤不符合明治维新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蒙娜丽莎》

《墨竹》
(1)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方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参考答案:(1)人物画歌颂人,表现人的美,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体现人文主义,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意义。
(2)表现个性,借物抒情。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部著作体现了哪一核心思想?(2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6分)
(3)材料四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是对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继承和发展?(4分)
(4)在对待君主制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四的主张,主要有什么不同?(4分)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四的作者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4分)
参考答案:(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2分)
(2)坚决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6分)
(3)权力“制约与平衡”。(2分)洛克。(2分)
(4)材料二并不反对君主专制,(2分)材料三、四都反对君主专制。(2分)材料三认为统治者的权力受人民严格监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材料四提出分权学说来否定君主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论法的精神》)斯多亚学派的哪些思想可以证明上述观点
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 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③“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④人生而平等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