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诸多弊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是(?)
①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②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③个人独断专行,未对斯大林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正确区分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②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失败的原因,故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
①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②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③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
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过高地估计了人民的思想觉悟
D.为了战胜国内外的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作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 )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说明保尔对新经济政策有比较正确的认识,B项说法最符合题意,且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A C D只是对新经济政策表现和作用的正确解读,没有B项认识深刻。
点评:“新经济政策”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和难点。高考之所以一再关注“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尽管其有很大的不足,最终也未能在俄国完全贯彻,但是其首创精神给后世带来重大启迪和影响,尤其是对今天如何将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仍发挥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