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爱因斯坦身后升起蘑菇云

材料二 可以想象到,如果镭落在恶人的手中,它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东西。这里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知晓了大自然的奥秘是否有益于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裨益呢,还是它将有害于人类。诺贝尔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药可以使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它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们的手中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手段。我是信仰诺贝尔的人们当中的一个,我相信,人类从新的发现中获得的将是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危害。
——居里夫人
请完成: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1)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为制造原子弹提供了理论依据。
(2)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防止对科技的滥用而对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本题解析:图片将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爆炸升起时的蘑菇云放在一起,说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居里夫人的话说明了人们应怎样利用科学,才能发挥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7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8分)
参考答案:
(1)①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②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
③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7分)
(2)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坚守传统文化;宽容开放。
本题解析:(1)从三则材料反映的内容不难总结出,材料一侯仁之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参加开国大典能够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材料二科学家钱学森的回国能够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材料三文学家杨绛的选择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2)总结三个不同人物的共同特征,不难得出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坚守传统文化,宽容开放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中外科学家都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司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詹天佑认为,“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几乎在中国各地,现在都需要中国工程师,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要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或条件。(5分)
参考答案:(1)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推动了启蒙运动等;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分,任答五点即可)
(2)①社会环境(社会需要)的熏陶作用。②留学教育的推动作用。③修筑京张铁路,有自主创新和爱国主义精神。④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主观能动作用。
本题解析:(1)第一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从牛顿的个人成就来分析,然后结合他的个人成就并依据材料内容来整理分析归纳。材料一中的“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表明了牛顿成就对天文学的影响。材料二内容反映的是牛顿成就对思想启蒙的影响,所以依据这些信息来分析归纳整理出答案即可。
(2)第二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明确儋天佑的生平,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整理。分析整理过程中要依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内容来分析整理。他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即是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他的人格魅力即是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大贡献,依据这些内容分析答案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舜土无私万象涵,经纬地脉赖君探。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这首诗歌颂的是( ? )
A.李时珍
B.詹天佑
C.李四光
D.邓稼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08宁夏文综)(15分)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参考答案:
(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