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启蒙运动中进一步提出“思想自由”的思想家主要是:
A.卢梭
B.康德
C.拜伦
D.雪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斯鸠在《法意》一书中早就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去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康德进一步提出“思想自由”。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是康德的著作的是?
A.《十日谈》
B.《纯粹理性批判》
C.《论法的精神》
D.《鲁滨孙漂流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十日谈》是乔万尼·薄伽丘所著,《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所作,《鲁滨孙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所著的第一部小说,《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所作。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摘自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就有压制别人的权力。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或说是它们的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续篇”。“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革命”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引起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1)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由平等。(2分)
异:洛克:主张天赋人权,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国家)来维护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孟德斯鸠:提倡法治,通过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来维护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4分)
(2)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构想。(8分)
本题解析:(1)通过材料一、二可以直接概况出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即是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由平等。异:洛克:主张天赋人权,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国家)来维护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孟德斯鸠:提倡法治,通过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来维护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
这一题其实考查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关系,即是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构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孟德斯鸠说:“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抨击的主要对象
B.孟德斯鸠大力提倡人文主义
C.孟德斯鸠认为天主教会扼杀自然人性
D.工业革命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反对天主教会宣传的“禁欲主义”。天主教会宣传的“禁欲主义”压抑人的自然欲求,扼杀自然人性。故答案为C。A观点正确,但从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孟德斯鸠强调理性主义,B错误;D与题干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B.追求个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主张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D.提倡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