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维新派志士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能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本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了何种主张?
[? ]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他在此论述的包括(? )
①人权学说?②国家学说?③法治学说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表明天赋人权;“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表明国家学说;“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说明的是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全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段材料反映出启蒙运动时期
① 基督教受到冲击?②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
③ 理性受到人们的崇拜?④?启蒙思想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的标志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②排除,答案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里的“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是指
A.信仰得救
B.限制王权
C.民主革命
D.理性平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及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牛顿的科学理论定律是普遍适用整个自然世界的,而哲人们所要探寻的是超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随时随地适用于解决所有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指导法则,它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指导意义。信仰得救、限制王权和民主革命只是某一历史阶段和针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指导和主张,而以上这些主张的出现都是发生在人类运用理性和最求平等之下的结果,人类只要掌握了理性,学会运用理性来分析和处理任何事物,就没有人类社会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普遍的法则。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启蒙运动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卢梭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卢梭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体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3)材料三选自近代中国的哪一部文献?(2分)简要评价其进步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2分)意义:①对于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②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分)
(2)“天赋人权”“人民主权”(2分)孟德斯鸠:君主立宪制;卢梭:民主共和制。(2分)
(3)答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它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否定了君主专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民主主义的宪法。(2分)
本题解析:
(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三权分立学说的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2)材料二中卢梭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政治主张。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
(3)材料三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国家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据此可以判断,该材料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点评:启蒙运动是思想家们在宗教上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批判上帝和迷信,在哲学上以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经济上以自由放任论反对封建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反对王权神授,用理性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和传统偏见,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各种障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