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是鼓风冶炼铁的工具,故选B。水排是水力鼓风的工具,不能直接用来冶铁,因此A错误;CD项明显错误,这不是灌溉工具,更不是舂米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与商周时期的经济基础-井田制有关,奴隶主强制奴隶集体劳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故选A。
考点:井田制的瓦解
点评: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①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②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故③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主义的观点(经济体制的时代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种谷”“ 树桑”可知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A;正由于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和家禽养殖,相互补充,进一步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方人文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