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10 15:58: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清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快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清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当然不能加快小农经济的解体,只能延缓小农经济的解体,所以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①②③。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 (1)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分) 原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2)现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商船云集中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2分) 联系:(1)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4分) (3)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本题解析:第(1)问,抓住雇佣关系进行判断,即可;后半问要联系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要素回答才能全面;第(2)问,考查的是外国侵略造成的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总结的表现,变得原因来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了解情况,材料中企业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点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列强冲击: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⑤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顽强发展的因素。 (2)不利因素: ①社会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最大阻碍。 ②自身因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在轻工业领域,且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政治局势: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经济结构: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制约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⑤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 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 ①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②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是错误的;这与材料不相符合。通过排除法,所以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实行了分封制 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 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可知实行封国制度,同时实行酒的专营。①③在题干中无法看出。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汉朝的商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无法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B.商业繁荣
C.商人众多
D.社会动荡,农村破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诗歌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去从事商业活动,并不是农村社会动荡,农民流离失所。因此,D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