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根本区别”,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是行政机构,决策机构是议会,因此答案为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面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18世纪初期
B.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出任
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D.议会要对内阁负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初期,国王逐渐的退出了内阁,成为了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责任内阁制下,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故选D。
考点:责任内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责任制内阁这一概念的掌握,目的在于要求学生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特点,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18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党首自然成为首相。首相由议会产生,就政府事务对议会集体负责。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进入完善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现代英国政治生活中,首相之所以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是因为他是
①政府首脑
②国家元首
③议会议长
④政党领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下列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一条?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宫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
(1)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重要意义。(8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参照了美国宪法,但在权力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权力结构作了哪些调整?其目的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思想: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权力制约平衡)。(4分)
意义:以法律形式否定君主专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调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行政权由总统与国务员共同负责。(4分)
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4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即可。从第二条可归纳出主权在民;从五、六条可归纳出平等、自由;从后面的内容可归纳出三权分立;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如以法律形式否定君主专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第一小问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第四十五条内容可知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行政权由总统与国务员共同负责;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定临时约法的背景和内容来分析,可得出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两大文献,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动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B.都体现了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民主
C.都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正确,两部文献都成为了各自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二者都明确的提出了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天赋人权等内容。C项错误,美国的《独立宣言》能够体现反对殖民压迫的内容,但是法国的《人权宣言》无法体现。D项正确,两部文献都是维护的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财产的基础上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