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关贸总协定,这说明与二战前相比,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海报通俗易懂地宣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读图片信息不难发现这是改革开放之前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点评: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道路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需要牢固把握以下几个阶段的分期界限: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1953-1956年﹚,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共体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中所给的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排除ABD。A是1949年;B是1945年;D是1993年。故选择C。1967年欧共体成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中国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头羊
B.各国普遍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不适用于中美关系
D.新中国外交政策出现调整的苗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在1957年毛泽东的讲话中,他首先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强调美国不会那样去对待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另外基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消灭资产阶级、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一个共产党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会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永久地相处下去。故材料承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普遍性,但又指出由于现实(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未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要求,单纯地坚持使用该政策是不合时宜的,应该有所调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下列有关朱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C.他提出了本心就是“良知”的观点
D.他强调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致良知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因此C不符合题意。故选C。朱熹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因此ABD均正确。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此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的内容。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