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6分)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及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
材料二?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存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西欧国家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且有爆炸性,这也就预先决定了政府干预本国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于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国家影响垄断竞争的实践,并对经济领城和部门之间的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比例有意识地施加影响……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1)据材料一,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前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4分)
(2)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1)国家制定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经营;政府不干预资本家事务,不承担经济职能。(4分)
(2)地位:由国家不干预到主动干预经济。(2分)
原因: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不能度过危机。(4分)
(3)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4分)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 (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及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的信息从国家对市场管理的角度归纳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存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的信息从国家队市场管理加强的角度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大危机发生以及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中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这也就预先决定了政府干预本国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于预”的信息从国家干预经济角度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在困难中,……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这里“他们的愿望”在当时主要是
[? ]
A.恢复民主制度
B.取缔垄断组织
C.恢复发展经济
D.打倒法西斯政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最后10年里,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连续117个月的增长,失业率低,财政盈余,究其原因最主要是
[? ]
A.出现知识经济
B.国家政策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间的第三条道路
C.政府紧缩通货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是对罗斯福政府救济政策的表述。救济有两种,其一是“单纯的施舍”,但罗斯福认为这将伤害美国人的自尊心;其二是提供给他们工作——“以工代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73年、1973~1978年工业生产对比表
国别
| 1950~1973年(%)
| 1973~1978年(%)
|
日本
| 14.1
| 1.1
|
联邦德国
| 7.6
| 0.9
|
意大利
| 6.7
| 2.0
|
法国
| 6.1
| 1.3
|
美国
| 4.3
| 2.5
|
英国
| 3.1
| 0
|
材料二:当前的危机同时是由于:(1)资本主义的积累进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在不同的资本主义中各有不同的发展;(2)竞争与抗衡,这种竞争与抗衡是针对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在整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整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对抗,以及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同那些产油及生产其他原料的国家……的冲突。——法国历史学家博德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扩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2%~2.5%的速度极限。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Ⅱ》
(1)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发展状态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上述两个时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回答产生这一转折性事件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中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
参考答案:(1)前一时期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后一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2)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3)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曲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
本题解析:本题是材料解析题,需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答题。第(1)问可通过题目所给的时间段,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可通过材料所给的三个方面概括;第(3)问的前半部分较简单,认识部分要综合三则材料和前两个问题及答案得出。?
本题难度:简单